5月21日,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舉行了省級促進經濟發展專項資金(海洋經濟發展用途)項目開題會,以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,全面提高廣東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和發展水平,著力推動海洋工程裝備、海洋生物、天然氣水合物、海上風電和海洋公共服務等五大產業科技創新,推動海洋經濟強省建設。
經過公開申報、審核、專家評審、現場考核等程序,最終對包括海洋工程技術與設施海上試驗平臺、浮式海上風電平臺全耦合動態分析及其裝置研發、南海天然氣水合物高效開采與控制技術研究等在內的25家單位的36個項目進行立項,本次擬安排專項資金2.65億元。項目多以企業為主體,聯合高校、事業單位、涉海企業進行攻關。中科院廣州能源所、中集海工集團、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等部分項目承建單位作為代表進行了開題報告,對項目實施目標、路徑和進度進行匯報。
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黨組書記、廳長王中丙稱,廣東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科技產業發展,率先設立專項資金發展海洋經濟,省財政從今年起連續三年每年安排3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五大產業發展,支持力度前所未有。要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完成好承擔的項目,把海洋經濟發展用途財政資金用準、用好、用出效果。要抓好項目實施各項工作,加強項目管理,加快項目實施進度,保質保量完成好項目目標,盡快形成一批國內領先、國際先進的新技術、新產品和新成果。要通過省級促進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的應用,發現一批海洋高科技人才、團隊和企業。要充分發揮好海洋創新聯盟的作用,實現共建共享,切實提高廣東省海洋科技創新能力。